一、試驗純化原理及流程:
二氧化氯純化器采用液位差原理,自動將負壓曝氣工藝的二氧化氯發生器反應生成的以二氧化氯為主、氯氣為輔的氣液混合物實現氣液分離。
鹽酸和氯酸鈉原料在二氧化氯發生器內反應后,構成的二氧化氯及其混合液經出氣口進入到純化器內,純化器開始進行氣液分離及二氧化氯純化。分離后的二氧化氯氣體自純化器出氣ロ進入單向網到水射器,與動力水充分混合后投加到加劑點;剩余的混合母液沉積于純化器的下部。純化器母液排出有兩種形式:經溢流口自然流出排放和經純化器水射器加水稀釋處理后排放。項目中的純化器可以通過切換網來實現反應母液的分離。
二、試驗運行:
提純試驗期間開井3口,入口瞬時流量150-160my/h,濾池運行4座,濾速5am/h,送行一臺800型二氧化氯泡騰片發生器及其純化裝置。頻率的調整以水源出口二氧化氯達0.10mg/1為準,運行初期仍為135次分,后逐漸調整頻率至175次/分,共計35天,取樣68個,檢測340項次。
三、試驗結論:
二氧化氯純化前,水中氯酸鹽含量與二氧化氯含量成正比:純化后,水中次氯酸鹽、氯酸鹽除去顯明,且不受水中二氧化含量的影響,含量均遠遠小于國標規定的限值070mg/1二氧化氯飲用水中次氯酸鹽含量較小,主要副產物為氯酸鹽。
二氧化氯化后投藥成本為不純化的1.3倍,可根據源水情況,在保障外輸水氯酸鹽合格的情況下,進行部分二氧化氯純化。二氧化氯泡騰片純化后殘余母液中的鹽酸與氯酸鈉仍有一部分繼續反應,生成二氧化氯,造成排放的殘余母液激發氣味強烈。熟石灰可以進行殘余母液的中和處理,但是否是較佳試劑應進一步試驗選擇。
上一條: 畜禽益生菌提高宿主的抗疾力
下一條: 增氧底改片的應用背景與制備優點